满头银丝如雪,他斜挎着深绿色的布包,身姿笔挺地站在地铁车厢里,腰部挂着的LED小牌上,“勿需让座”四个字分外显眼……6月24日以来,大连地铁上出现的一名老人,因挂出不需让座的小牌引发了全国网友狂赞,被称为“硬核大爷”。记者获悉,老人叫刘增盛,今年76岁。老人表示,此举是怕给其他乘客增加负担?!跋衷诘哪昵崛瞬灰祝疑硖寤箍梢?,站着也没有问题。”(7月1日《半岛晨报》)
“勿需让座”,不是身体硬朗的显摆,而是刘增盛老人崇高品德的显耀。这种美德,与“主动给老人让座”一样,令人怦然心动。
虽然,“给老人让座”不是公民的法定义务,更多的是一种道德要求,但是,我们乐见主动给老人让座在不少城市蔚然成风,这是现代文明在每一个年轻人身上的闪光。当给老人让座越来越成为一种“道德必然”时,刘增盛老人的“勿需让座”给这种“必然”作出了及时而又必要的回应。这不是一个老人的回应,而是代表一个群体的共同呼吁?!拔鹦枞米崩铮薪巧セ坏纳菩?,有相互体谅的爱心,它向世人宣示了一种生活态度:倘若力所能及,何须年轻人让座?
在主动给老年人让座的美丽风景里,总会出现一些大煞风景的“枯枝败叶”,这其中就包括老年人的抢座和强行要求让座。2016年7月,南京地铁上一位老人对一位正在打瞌睡没有让座的女子大打出手,并辱骂女子“没素质”;2016年10月,沈阳地铁上一个女孩因例假而未给73岁的老人让座,遭到老人掌掴。相比于这些被斥为“为老不尊”的事例,“勿需让座”更显形象的高大和美好。
给老人让座只是一种道德要求,让不让座是他人的权利选择。强行要求让座,不仅仅源于个别老年人对“让座”中的权利和义务的误读,更在于这些老年人蛮横霸道的品性?!袄先恕笔侵档萌缁嶙鹁春秃腔さ娜禾?,理应在“让座”这道考题上体现和蔼、仁慈、宽厚、德高望重等群体道德共性,让座则心怀感激,不让座则坦然而对。
当然,腰挂“勿需让座”的牌子并不值得仿效,因为这可能会让打算让座的年轻人十分尴尬,从而阻断了年轻人给老人让座的善意。年轻人给老人让座是一种美德,应当体现在行动上;“勿需让座”也是一种美德,但完全可以放在心里。只要老年人心有“勿需让座”的善念,又何必对年轻人做这种“特别的提醒”?身体硬朗的老年人有不接受让座的度量,但也应当有接受让座的坦然。每一次让座都是年轻人的一次道德修炼,老年人应当给他们更多的机会。(范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