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文明网推出“文明眼”网上监督平台,对社会上不文明、不诚信、不道德行为进行监督曝光,并督促有关地方和部门积极整改,有效回应群众的关切和呼声,推动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更加符合基层实际,更好服务群众生产生活。(6月28日中国文明网)
文明眼是一种网络监督平台,这种平台不仅为群众参与城市文明创建提供着新通道,也是对各地文明创建的有效监督,可以说文明眼的推出,让群众监督看得见,也成为城市文明创建的火眼金睛。
城市是我家,创建靠大家,虽然各地都喊出这样的口号,鼓励和号召市民群众积极参与城市文明创建,但是实际上,市民群众却缺乏参与和监督的途径,这一方面因为,在创建过程中,一些城市没有形成成熟和完善的群众参与通道,虽然鼓励和号召,但是并没有开通渠道,导致参与成为一句口号,沦为一种形式。另一方面,一些城市虽然也设置了相关的市民群众参与通道,但是却缺乏处置机制,导致一些意见和建议得不到及时回应,一些问题得不到积极解决,甚至出现治标不治本,积重难返现象,这种局面严重地损害着市民群众的参与热情,导致参与和监督成为摆设。这是一些地方在鼓励和引导市民群众参与城市文明创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文明眼”的实际上也是一种参与监督通道,因此,也应该预防这样的现象。这就需要相关方面在开通文明眼的同时,还应该建立相关配套制度,确保监督渠道畅通,处置高效。比如,制定明确的流程,接到线索如何处理,多长时间给出回应,如何确保处理效果等,这些都需要制度保障,因此,应该建立相关的制度和流程,一是建立处置机制。对接到的监督举报线索,积极核实,在确认信息真实准确的基础上,积极通过平台曝光,同时将相关线索转交当地相关部门,及时对网友进行回应。二是建立跟踪机制。对地方的后期处理,也应该严密跟踪和监督,甚至可以限时办结,直到问题彻底解决,三是核实效果机制。就解决质量和效果,邀请监督举报人或者当地热心网友实地体验和查看,防止在整改过程中,弄虚作假,敷衍应付现象,确保整改真实到位,问题得到圆满解决。四是防范机制。为了确保问题再次发生,不文明、不诚信、不道德行为出现反弹,还应该要求地方建立长效预防机制, 确保一劳永逸,一步到位。
设置“文明眼”的目的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因此,应该将解决问题最为最终目标,不能只限于线索收集,只看见问题,更应该在问题的解决和预防反弹上下功夫,这样才能确保文明创建效果,让文明城市实至名归。(刘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