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印术传承文化志愿服务活动。许国良 摄
3月5日是学雷锋纪念日,为弘扬雷锋精神,引导广大群众积极投身志愿服务活动,惠安县开展“赓续百年传承,践行雷锋精神”系列活动,县博物馆积极响应,开展拓印术传承文化志愿服务活动。
3月12日下午,惠安县博物馆联合惠安第一中学开展拓印技术传承文化志愿服务活动,10名学生报名参加此次拓印体验活动。在老师介绍过拓印知识和演示技法后,由学生们自己动手操作,将一块块砖、石上的人物、花鸟、文字用宣纸和墨水拓印下来,变成了一幅幅精美的作品。通过这次拓印活动,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也让同学们在这次动手拓片的实践中,真正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3月13日上午,推进军营文化建设,丰富军旅文化生活,县文旅局下属单位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和掌中木偶戏艺术?;ご兄行牧峡顾臀幕疃?,在当地驻军部队开展图书捐赠、书法展览、木偶戏表演和拓印体验活动。一些军人同志在博物馆工作人员的协助下动手制作拓片,感受古老的图文复印技术。活动经由老师的拓印讲解与演示,干部士兵们相继完成了出色的作品,他们把对文化的自我理解和拓印手法结合起来,展示出各自满意的拓片。在互相交流拓印过程中认识传承文化记忆的重要性,用手动拓印的方式将传习传统文化的热忱付诸实践,活动圆满结束。
在古代,拓印技术广泛用于复制各种材质的浮雕纹饰、文字。央视节目《国家宝藏》介绍过四川博物院代表文物“后蜀残石经”。曾经的恢弘巨制后蜀石经在时代和战火的洗礼下只剩部分残碑存世,但是古人曾将完整石经拓印起来,今人才能从宋代拓本上窥得后蜀石经的全貌,可见拓印技术的重要性。不仅如此,今人学书法使用的很多有名的书法字帖,如颜真卿的《颜勤礼碑》其实就是石刻拓片。拓印过程也是一场历史与心灵的对话,在打拓中感受古人的智慧,并将古老文化和民族记忆一代代传承下去。(惠安县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