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元4个小时上门服务电话-24小时空降全国约一对一游客登录,300元快餐不限次数qq,700元三小时不限次数品茶

您所在的位置: 惠安文明网 > 内容页
行动检阅忠诚担当 吹楼书写抗疫答卷
来源:惠安文明网 发布时间:2021-09-30 责任编辑:柯碧田
  
  爱心物资捐赠。 辋川镇吹楼村供图
  新冠疫情席卷而来,惠安县辋川镇吹楼村委会作为基层治理体系的“神经末梢”,同时间赛跑、与疫情较量,迅速开启全能抗疫模式,按照县、镇疫情防控的统一部署,充分发挥吹楼党组织“第一动力”战斗堡垒作用,以实实在在的行动织牢织密吹楼村群防群控战“疫”网,确保疫情防控取得实效。
  守好“第一道防线” 将风险卡在“摇篮里”
  防止疫情扩散蔓延,“防”是基础,“控”是关键,吹楼村坚持“防”和“控”两手抓,全体村干部“超长待机”在岗在位,变身“小蜜蜂”,5+2,白加黑,不分昼夜持之以恒全身心投入疫情防控,综合运用好网格化管理、量化管理的基层组织“利器”,将疫情风险降至最低。实施地毯式排查,让隐患“无处可躲”:对8个自然村按照包组的形式进行全覆盖排查,每个包组干部负责逐一登记排查所辖区域的行程轨迹,共计排查54户风险区域对象,详细标注排查对象的姓名、职业、身份证号码、联系方式、年龄、来源区域、返惠时间、核酸检测时间等信息,做到各项数据有据可查,提高信息掌握的精密度。精准分类防控,隔离不隔心。分类档案建立以后,村支部书记组织召开村集体工作会议,研究返程入惠人员及未返程人员防控中的风险点和薄弱环节。对于近期拟返回吹楼村的群众,村委会通过微信、电话在线联系劝导待疫情平稳后再返乡。对于从高风险区域返乡已在吹楼的群众,实施限期居家健康监测、统一消毒消杀、上门核酸采样等居家隔离健康管理措施。村干部每日上门访视,关心他们的身体健康,做好心理帮扶疏导工作,及时为他们解决生活物资上的采购需求。同时,建立居家健康监测群,每日组织中风险区域人员上报两次体温检测数据,时刻关注他们的居家健康情况。把严入口“第一关”,将爱防护起来。吹楼村共79名党员,在这次“抗疫”大考中,党员们响应组织号召,老党员们挺身而出、不畏艰险、老当益壮,自发成立党员志愿岗,坚守吹楼村防疫第一道站岗。2人一组分成3班倒,24小时在岗值班值守,不管是艳阳高照还是夜深人静,无论是高温煎烤还是狂风烈雨,这些老同志们坚毅的身影像钉子一样始终定格在那片红色的岗亭上,认真排查过往车辆和行人,逐一核实体温状况、“三码”信息,遇到风险区域行程轨迹人员及时劝离,通红的双眼依旧不改坚守的初心。编织摸排大网,不漏一人一号。在不折不扣落实好防控工作以外,一波波的通信大数据排查任务显得尤为紧急。“疾风知劲草”,越是情况紧急越能显示忠诚担当。全体干部紧密团结在一起,不漏一人一号,扯着连日来连轴转的沙哑嗓子耐心地询问行程信息,打完电话的时候,经常是深夜十二点多了,排查到的数据还没在纸上停留5分钟,就由村干部们录入到系统中去。
  
  引导群众有序参与核酸检测。 辋川镇吹楼村供图
  奏响抗疫协奏曲 抗疫生产两手硬
  疫情防控不动摇,生产发展不松劲。一段时间来,吹楼村将党史学习教育的成效转化为疫情防控的精细化管理,转化成为群众办实事的“芯动力”,强化服务管理,为吹楼村群众生产生活提供全方位的硬核保障。并肩战“疫”,护航发展。防疫更严密,生产有底气。疫情发生以来,吹楼村最大限度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积极为企业防疫工作提供不竭动力。上门为汇鸿包袋、创艺石材企业开展安全生产“体检”,积极协调优先安排企业员工接受核酸检测?!奥涞厣?,勠力同心,企业在吹楼村委会的关心支持下,生产经营未受疫情太大影响,各项订单持续增长,生产线正常运转,员工的生产积极性得到极大鼓励。”汇鸿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耙摺辈蝗荽?,情牵于民。吹楼村民生活中的难题,一直牵动吹楼村委会的心。瑞农果园的收获商大部分是莆田仙游人,因为这次疫情的原因无法返程参与火龙果的收获上市。村委会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立即帮忙联系了本地居民及时赶收了当季最后一批火龙果?!岸际怯辛舜逦岬拇罅χС?,我们家的果园才能顺利丰收,有了这份爱心接力,火龙果的订单“红红火火”的!”果园园主由衷地感激。防疫不断档,民生不缺位。吹楼村把村民的生活需求放在突出位置,筹集资金20万元再度建造一座公共厕所,目前已在装修,建成后将进一步改善周边居民的人居环境。抗“疫”瞬间,红心闪烁。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吹楼村党支部不仅以严格的防疫措施铸就群防群控的“铜墙铁壁”,更以温暖的举动开展了一场温情满满的主题党日活动,让党内关怀洒遍吹楼乡野。结合中秋佳节,吹楼村党支部发起“劲吹温情风 筑起爱心楼”主题党日活动,组织了中秋国庆疫情防控倡议,向困难党员和困难户赠送大米,看望慰问居家隔离对象,为二女户捐赠图书等生活用品等一系列举动,让村民们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
  

 为村里儿童送去学习用品。 辋川镇吹楼村供图

  肩负使命出征 增强抗疫能级     
  为增强村级组织的抗疫力量,经县委组织部召令调配,县文旅局下派干部李燕被安排协助吹楼村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她是抗疫战场的“红飞燕”,初来乍到,村两委眼中的她看上去就像一个柔弱的女子,所有人的心中都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她的话不多,问的最多的就是那句:“咱们现在要做些什么?我来帮忙。”戴着党徽的她,像一只飞入百姓最需要地方的燕子一样,到哪里都可以看见她忙碌的身影。
    到位的第一天,李燕就来到了吹楼村防疫第一线,协助卡口老党员核查过往车辆和行人的行程信息,以实际行动助力抗疫取得实效。她甩开臂膀弯下腰跟着村干部一起拉电线、张贴一米线、悬挂宣传标语,投入到紧张有序的核酸检测现场布置中。在核酸检测的现场,面对着成百上千的人民群众,她化身“万金油”,看到上了年纪的老人和幼小的孩童,细心的她搀扶着老人带着孩子为她们打开“绿色通道”。引导群众有序排队、分发矿泉水、协助医生布置采样点、帮忙清点采样物料、帮助群众获取核酸检测临时码……   连日来,李燕顶着发红的皮肤挨家挨户上门访视居家健康管理民众,连一口水都顾不上喝,嗓子干得发哑,她却说群众的心里比咱们还焦急。在访视过程中,她敏锐察觉到部分群众对于监测时间的认识偏差,反映出了群众对于疫情防控知识的薄弱和对闭户在家的烦闷心理。一方面她积极建议村委会与管理部门理顺隔离起算时间及时解除了群众所急所忧,另一方面她把文旅系统创作的抗疫文艺作品“闽南语四句”带给村民,以轻松活泼的的艺术形式引导村民理解配合防控工作,普及健康生活知识。她是吹楼抗疫的“助推器”,随着疫情防控工作的深入推进,村级对于防疫物资的需求与日俱增。如何帮助村级渡过物资紧缺的难关?她把吹楼当成了自己的家,积极奔走为这个家争取注入更多的能量。借助所在单位县文旅局的资源优势,她向文旅局争取为村里捐赠了200册少儿图书、100份旅游伴手礼、千份防疫物料、面包和水果等生活用品总计近3万元抗疫物资。“能够为吹楼抗疫工作出一份力,我感到由衷的高兴!”眼中的笑意洋溢着幸福和满足。
  她是吹楼村的“喇叭花”,看到村级防疫行动坚实而档案材料薄弱的现实,她向村支书毛遂自荐,建议分门别类梳理吹楼村的防疫档案。按照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入户访视、消毒消杀、大数据排查等十个类别划分,每个档案里面都配有文字介绍、表格清单和图片素材,做到图文结合、数据详实,让村级抗疫工作有迹可循。在她的帮助下,村干部们也开始习惯采用这个方法来整理各类工作材料,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不仅如此,她还积极利用手中的“笔杆子”,积极展示村级在抗疫过程中的生动故事和扎实举措,以不同的角度总结回顾各个难忘瞬间。她挖掘村级抗疫工作亮点,根据吹楼村的抗疫工作事迹编写了《劲吹温情风 筑起爱心楼》等3篇抗疫新闻报道,并依托中国网、泉州晚报、惠安乡讯、泉州市应急魅丽辋川等多元媒体发布,为村级抗疫工作发声。她将抗疫精神深深扎根吹楼土壤,以女性特有的细腻角度结合自身感受体会撰写抗疫小诗《红》《未敢轻负春》《吹楼小记》《八月十五夜望月》4首现代诗歌,为吹楼村抗疫工作添彩助力。(辋川镇吹楼村)

相关报道
聚焦惠安
文明创建
道德建设
志愿服务
未成年人
惠安县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主办
东南网 承办
联系电话:0595-87382418 E-mail:wmb7362418@163.com